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分期的学术探讨(上篇)

言之有范 言之有范 2021-07-18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第40年。对于文化产业40年发展的分期,社会各界始终莫衷一是,各有研判。基于此,近日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文化产业年鉴》编辑部发起并组织了一场关于中国文化产业四十年发展分期研究的专题研讨会。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王永章、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延平教授等文化产业相关部门领导、知名学者等数十位嘉宾出席此次研讨会,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范周教授担任会议主持。文化产业领域的政界、学界代表从不同的角度、侧重探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节点、发展重点,梳理了这些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脉络,干货颇多。言之有范现将各位学术大咖的精彩发言进行整理发布。



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将文化产业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到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文化产业纳入国家战略层面,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不同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也肩负着不同的使命。


范  周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文化产业发展40年,但是对于这40年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分期问题却始终没有定论。学术界最早涉及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的是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李向民,他撰写的《文化产业发展史》梳理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个历史脉络,包括封建社会中出现的与文化产业相关联的现象与事件。前不久,蔡武部长主持编写关于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化发展的书就文化体制改革做出了详细分析,让我一直很困惑的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40年,如何分期?分期的纵向坐标和横向坐标究竟是什么? 因此,希望今天的会议能够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王永章

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



从政府管理角度出发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开始,广州东方宾馆的音乐茶座都能惊动文化部,举办一场青年大联欢还要经过市委常委会批准,可见这个时期的思想有多保守,所以一直到1988年,文化产业都属于启蒙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学界研讨和舆论造势阶段,最早的一批学者不断制造舆论,这对于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第三个阶段是1998年——2007年,政府开始介入,文化体制改革也好,非公有制经济也好,都是政府介入和政策引导的结果,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第四个阶段是2008年——2017年,国家把文化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自此进入快速阶段。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莫过于文化部产业司的成立,使得文化产业发展步入正轨。十九大召开之后,中央对文化产业发展归纳成十句话,其中关于工作思路的五句话这样说:


第一句话,打好“两个基础”:一个是统计基础,衡量一个产业的发展不是放多少场电影、有多少演出、多少观众,而是靠一系列的数据来说明问题。一个是理论基础,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在高等院校挂牌,与学术研究进行紧密结合。第二句话,抓好“两个重点”:一是文化企业,二是鼓励创新,培育新兴产业。第三句话,打造“两个平台”:一是交易平台,二是博览会平台。第四句话,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第五句话,“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也是1992年高占祥时任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的时候在文化系统大会上的发言。


贾旭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总结40周年,是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需要一些学术规范,比如分期的起点、终点,分期逻辑,标志性事件。从我的观点来看分三个阶段比较合适,我们文化产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通过什么样的动力,我从这个角度去考虑。


第一个阶段是探索发展期,1978年——2003年。音乐茶座能不能设立?能否得到文化部申请、批准,因为没有文化产业这回事,所以政府也不知道要不要发展,要不要干。这个时期政府部门的主要任务是放宽准入,实际是放开文化市场。


第二个阶段是培育发展期,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标志性事件,事业单位中具有经营属性的部分全部整体改制。所以这一阶段核心任务是培育市场主体,培育文化企业,包括国有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鼓励民营进入文化产业。随着市场准入的放宽,培育了大量的市场主体,加上改革红利,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期,这一时期刚刚起步,这跟整个国家鼓励创新的大主题一致,改革的空间还很大,我们还有很多领域没有放开。创新发展是未来、下一步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题。


魏鹏举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



中国文化产业40年的发展,这里面有改革开放的意思,如果抛开改革开放,就拿音乐茶座的出现来说,和政府的关系大不大呢?茶座确实是改革开放自然形成的一种产物,早在1949年以前,发达和开放的地方就已经非常成熟,甚至比1978年的音乐茶座规范得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要高得多。1978年广东音乐茶座的出现和广交会有很大关系,作为中国创汇最重要的窗口,大量外商、华侨汇聚于此,为了有一个适合外宾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音乐茶座就出现了,再加上政府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管制,这种模式得到了发展和推广,从此成为了中国文化市场发生变化的标志性事件。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40年分期,我更倾向于从市场和产业发生、发展的生态角度出发,用一系列标志性的事件来说明。1991年《渴望》播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此后视频内容制作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催生很多新的探索,比如广告分成、制播分离。还有2004年、2005年的“超女”,引发了非常普遍的社会反响,成为现象级事件。


1996年1月广州报业集团成立,意味着国有事业单位集团化浪潮开始出现,2009年华谊上市,正好赶上《中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如果我们再仔细梳理,能不能找出一个基于文化市场和产业发展的线索,同时又能和政策发展形成呼应?因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确实离不开两种力量:一是政府的推动力,二是市场的拉动力。不然,我们很容易趋向于从政策层面进行40年的分期,毕竟不同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领域不同,可能从文化部门的角度而言,音乐茶座属于中国现代文化市场出现的标志,但从其他角度出发,广告、报纸、电视台的出台,都可以作为现代市场萌芽的标志,由于管理权限的不同,对政策节奏的看法自然不同。


李向民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分期的话,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第一阶段:1978年——2002年。文化产业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不仅仅包括文化管理部门,还包括电影电视等其他行业。1984年广州音乐茶座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确实不错,但是一个事件能不能成为一个节点?我认为音乐茶座的出现对艺术市场、文化市场的开放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如果说音乐茶座的出现是改革开放破冰出现的裂痕,其实这之前融化就已经开始。1978——2002年这段时间,是中国文化市场开始放开、培育的过程,文化市场的概念出现。


 第二阶段:2002年——2009年。2002年十六大以后国家正式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了文化市场主体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育,使文化主力军逐步涌现,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开始全面转变为文化市场主体。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之上,更大的放开和鼓励民营文化企业成长。


第三个阶段:2009年——2017年。2009年,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也是这一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开始注意到文化产业是经济振兴的重要落脚点,所以第一次提出了产业振兴的问题。因此《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以后,文化产业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战略性支柱产业。


第四个阶段:2017年至今,也就是十九大之后。十九大重新表述了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经超越过去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个时候文化产业有助于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既体现在整个GDP中所比例达到一定规模,更重要的是带动其它相关行业在上、下不同的产业链上有所发展。


魏  建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



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按照市场化进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从1978年——1992年是第一阶段,改革局部推进,市场化道路还没有确定,但是有了大致方向。1992年邓小平画了一个圈儿,重新上路。1993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进入了全面市场化改革的进程。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市场化进程更加完善。从2001年到2012年,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与之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保障制度等开始建立健全,市场化环境愈加完善。2011年至今是第四个阶段,2011年之后经济开始下滑,进入了新常态阶段,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总体来看,文化改革相对滞后。2002年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开始展开,这之前的文化产业发展基本上处于一种非主动、非积极的发展状态。2012年党的十八以来,发展思路开始调整,不仅要求市场化,也要注重社会效益。2017年之后,未来的发展现目前还看不出来,所以建议将2012年到2017年划分为一个阶段。


齐  骥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分期和文化产业政策分期构造了文化产业学术分期的现实基础,整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的学术分期立足于此,但其实它又相对独立。对于文化产业学术分期的理解主要分为三到四个阶段:


1978——1991年,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萌芽期。这个阶段对文化产业还谈不上具体的理论和学术研究,而是以文化产业事件的新闻报道、文化经济现象的分析为核心。比如说从1978年1月4日《天津日报》道了第一条商业广告;1月26号上海广播电视台的第一条电视广告;以及广州市东方宾馆音乐茶座和1984年的卡拉OK营业厅等等,文化市场的动向和变化,围绕着这些具体事件的报道构成了文化产业见诸于文件和媒体的资料。


1992——1998年文化产业司设置之前,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雏形期。学术从业者和管理工作者针对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现象,开始探索背后的本质。比如说1992年《南风窗》关于文化产业冲破壁垒的研究,这一时期关于文化产业的理论探索集中在广东、上海两地,并且开始向全国扩散。社会在对文化产业的兴起以及一些特色文化产业现象惊叹和关注时,亦开始思索文化产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发展、结构的调整到底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1998——2012年,文化产业学术研究逐渐升温并进入白炽化阶段。1998年,文化产业理论和学术研究倍增,学术文献的数量比前十年中任何一年的数量都要多。14年间,文化产业学术文献的数量持续的上扬,增速和增长幅度十分迅速。当然不排除2007—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现实经济的不稳定带来了学术文献数量的波动。但学术研究的数量在2012年达到历史性最高点以后开始呈现向下的趋势。


2012年至今,文化产业学术研究从热潮走向冷思考。一方面是研究数量下降,另一方面学术研究方向性和导向性愈发明显。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主要有四个特点:研究的层次和研究的平台越来越高;学术圈和决策圈的互动更加紧密;研究室与智库建设开始有效的对接;学术研究和学科群的建设联系紧密。


杨  矞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文化产业年鉴》编辑部副主编



1978——1991年:文化产业发展的萌芽期。文化市场兴起,娱乐性文化消费开始出现;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转型。一方面,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实践,有力的冲击了中国社会公众原有的价值观念,民众开始意识到,文化不仅仅是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具有社会属性,还是文化娱乐产品,一个经济门类,具有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文化体制深层次的矛盾尚未被触及。文化市场规模小,内容单一,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小,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尚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文化还没有被赋予“产业”地位,没有形成完全独立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


1992——2001年: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步形成期。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把文化产业列入第三产业,把文化部门由财政支出型部门定位为生产型部门,从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了政策上、体制上的准备。政策利好的宏观背景下,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开始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从“办文化”向“管文化”、从“小文化”向“大文化”等转变。


2002——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的快速扩张期。在党的十六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科学地区分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明确阐述了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关系,强调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方面突出出来,这在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12年至今:文化产业发展的全面提升期。这一时期文化产业所有制结构大力调整。首先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发展成效明显,骨干文化企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势头强劲。其次非公有制文化市场主体快速发展,民间投资热情高涨,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民营文化企业。这一时期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有专家计算了文化产业增量与GDP增量的百分比得出文化产业的贡献率,从2012年开始,贡献率就一直在5%以上,2015年达到了6.5%,2016年是5.5%,这表明文化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之时,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加快发展,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这一时期文化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实现更为深入的融合与交融,极大拉动了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出版、手机游戏、网络文学、自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不断出现。这一时期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得到促进。从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到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元愿景与行动》发布,从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到2017年4月具备“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高度的雄安新区设立,区域发展不再是简单割裂的资源共享。打破界限、联动发展,区域文化发展进入新格局。


结语:针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分期,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观点,但是这样的讨论依旧重要,意义深远。会议结尾,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也参与了我们的讨论。一场观点的碰撞,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这40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和重要节点,让我们对这40年的发展历程有了全新的认知和思索的角度。敬请关注明天的言之有范,我们将在下篇继续为您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四十年发展分期的学术思考。


此文根据现场嘉宾发言整理


END


责    编 | 徐妤函

美    编 | 何诗涵


推荐阅读

范周︱推动文化创新,解决开采人才“富矿”的组合命题

聚焦博鳌亚洲论坛五大看点:时间节点与主题都有哪些深意?

范周 | 大市场监管改革创新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坑你没商量?大数据前我们竟成了“透明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